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编导
个人荣誉
2013至2017荣获学校课题研究优秀教师
2014至2015年获房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获得第九届北京市民办教育园丁奖“优秀教师奖”
2016年获得北京市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课堂教学三等奖
2018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2019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9年北京网络职业学院精品课评选三等奖
互动与交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如果你期望传统意义上那种“老师滔滔不绝”的课堂,你一定会感到失望。在黄荣的课堂上,很多时间是同学们就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课堂氛围秩序而自由、严肃而活力。
激发同学们交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大家会显得很低调,不是特别喜欢发言。为此,黄荣老师对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都会进行精心设计。有时,他会让一名同学先回答,然后从回答中拓展问题,让其他同学发表见解,或补充回答;有时,当一位同学回答不出,黄荣就让他求助“场内观众”,由学生请学生回答;有时他会像问题接龙似的,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把课堂搬进剧组
“我们的课堂不叫课堂,我们的课堂叫剧组!”这是黄荣老师每年对新生要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教学方式。
(影视专业学生实训课程)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视听、画面美感、构图等等,并且一部完整的影视一定是前中后期相配合出的结果,后期要知道前期剧本的创作,前期也要考虑到中期的拍摄过程的问题,所以黄荣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更加了解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这个专业,更加了解剪辑这个专业,规定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定期的拍摄短片,每个人轮流的担任剧组里的职务,黄荣老师更是在学生拍摄的过程中的全程指导,在经历了剧组拍摄后,在剪辑上面,学生们更加清楚了那些内容要怎么拍,后期剪辑时,哪些东西是剪辑所需要的,也更加的清楚了什么是画面美感,什么是视听语言。
《北游记》拍摄剧组
北京卫视节目录制现场
自信与感恩,教授学生立足之道
教师,教书育人。一位好的老师不仅是传授专业技能,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社会中与人交往。
在教学当中,黄荣老师发现有不少同学缺乏自信,总是感到处处不如别人,因此不敢去尝试,错失了很多机会。黄荣老师则一方面用具体的事例提升学生们的信心,另一方面用专业技能充实他们的能力,用实践经历提升他们的水平。
(学生拍摄现场)
影视专业的学生需要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将自身体会积淀为人生内涵,这对影视创作有很大价值。黄荣老师认为,一段相对集中时间对于学生们体验社会和拍摄作品都有很大帮助。在假期之前,他会鼓励学生去找一份工作,做好假期规划。在假期之中,他也会不断了解学生们的工作情况,他们或取得了小成功,或受到了小挫折。每当听到大家的消息,黄荣老师都会很开心。因为,从中他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学生蜕变成一个成熟干练的职业人。
学生眼中的“荣哥”
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付出的很多,但会享受满满的成就与快乐。他是一位可敬的老师,一位真诚的朋友,也是一个贴心的大哥哥。他关心着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无微不至,一声“荣哥”足以表达大家对他的喜爱。
文/编辑:宣传处
来源:北京网络职业学院